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2021年
前 言
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以及提高综合能力与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可以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获得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我校2007年11月颁布的《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出了基本的工作规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使其科学化、规范化,使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现对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手册进行修订。
本手册为学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参考性文件。由于不同学科专业在毕业论文上的要求不尽相同,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计划。
目 录
第一章 指导思想 ……………………………………………1
第二章 组织管理 ……………………………………………1
第三章 过程要求 ……………………………………………4
第四章 总结归档……………………………………………11
第五章 其他说明……………………………………………11
第六章 附 件……………………………………………12
附件1: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基本信息汇总表……………………….13
附件2: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汇总表………………………13
附件3: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表..….…………….…….14
附件4: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汇总表………………………………...14
附件5: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15
附件6: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17
附件7: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自我评价表…………………………….18
附件8: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表…………………………….19
附件9:本科毕业论文复审教师评价表…………………………….20
附件10: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及评价表…………………………21
附件11: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22
附件12: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信息汇总表……………………………23
附件13: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参考范本……………………………..24
附件1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规范……………………………30
附件15: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推荐表……………………………….32
附件16:本科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33
附件17: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过程档案………………………………34
附件18:本科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档案……………………………34
附件19: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汇总表………………………………35
附件20: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推荐汇总表……………………………35
附件21: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安排表…………………………36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各学院本科专业学生(含第二学位学生)毕业前必须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研能力和学术规范的重要环节,同样还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和本科教学工作的检验。毕业论文具有学术价值,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展现。毕业论文具有学术作品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作品的基本格式完成。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海南师范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要特别强调对学生诚信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提高其科研能力,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同时,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长、环节多、要求高、难度大的重要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全体师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不断创新,争取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第二章 组织管理
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主管全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各学院负责本院各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为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和管理,使论文工作进行更加有序、平稳、高效,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院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督,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对其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管理。
一、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1.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机构设置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院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设置组长1名,一般由院长担任;副组长1名,一般由教学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其它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指导教师代表以及负责论文日常工作的秘书等。
2.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学院学科特点,制定学院毕业论文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和管理规定等毕业论文工作方案。
(2)成立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审核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审批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并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组织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工作。
(4)组织安排毕业论文复审工作。
(5)审核认定论文成绩、等级,并给出评审意见。
(6)组织院级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推荐学校优秀论文和确定不通过的论文。
(7)监督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进展,协调解决论文工作过程出现的重大问题,对论文工作过程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责令改正。
二、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
1.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机构设置
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分别成立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分别对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指导其工作管理、小组答辩等工作。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设置组长1名、秘书1名、成员2-4名,组长一般由专业指导教师担任,负责论文指导的全面工作;秘书具体负责论文指导具体工作的安排和论文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2.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1)提出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在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内容一般包括:①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名单;②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表(参照附件21);③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信息一览表(参照附件2);④参加毕业论文学生基本信息表(参照附件1)等。
(2)在全专业教师和毕业班学生中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具体布置论文工作。
(3)组织开展毕业论文征题、审题及选题工作,安排指导教师。
(4)根据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安排,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管理和抓紧落实,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和质量。
(5)组织毕业论文的初审,对毕业论文答辩前进行资格审查,安排答辩工作,协助做好复审工作。
(6)成立专业论文答辩小组,组织毕业论文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7)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并向学院推荐。
(8)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院教务办。
(9)按学院要求做好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的汇总工作。
三、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提名,经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审核同意,论文指导工作受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管理。
1.指导教师的资格和要求
指导毕业论文工作是学校基本教学工作之一,全体教师有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责任。指导教师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且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提出,经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换。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总人数一般不能超过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最多可指导10人,无中级以上职称但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可以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下开展工作,但一般不能超过4人。外聘指导教师(非本院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4人。若有特殊情况,请向教务处报备。指导教师既要指导毕业论文,又要强调学风和科研作风,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求是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学术品德。
2.指导教师的职责
指导教师应当在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下全权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具体包括选题、查阅资料、确立思路、研究方法、撰写内容纲要、开题报告、论文内容、论文格式、答辩等方面。主要职责如下:
(1)指导教师向学生公布教师个人的研究项目、研究方向等科研信息,供学生提出选题作参考。
(2)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分析论文题目,指定必要的参考书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审定论文提纲和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3)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应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认真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出勤、纪律等,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作为毕业论文结束时评定成绩的参考依据。
(4)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答疑时间应不少于4次,不能找其他人代为指导,并且认真做好工作记录。
(5)对初次参加指导学生的教师,专业里应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协助其工作。
(6)指导教师要认真填写学生毕业论文评语,评语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②学生是否具有从事研究、设计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③学生是否按要求的内容及时间,独立完成了毕业论文各环节所规定的任务。
④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和在完成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性工作的情况。
⑤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情况。
(7)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答辩结束后的一周内,上报全部论文资料,以便学院上报论文成绩。上报材料目录见附件17。
四、学生管理
1.学生应该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遵守学校和我院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的任务。
2.学生应该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协商有关问题,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接受教师检查和督促,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进度。要严格按毕业论文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3.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学院严格执行“抄袭否决制度”,经发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毕业论文,学生必须及时整改;在答辩前如发现抄袭行为,一律取消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如已进行成绩评定则取消毕业论文成绩,并延期随下一届学生补做毕业论文,并取消其学位获取资格。
五、经费管理
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毕业论文工作专项经费。专项经费使用符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相关制度使用和报销。
第三章 过程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主要环节有:选题→初步资料搜集→开题→编写论文提纲→详细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分析与研究→撰写初稿→修改成文→提交答辩材料→论文答辩→修改定稿→提交全部最终正式材料,下面对一些重点环节做详细阐释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选题
(一)论文类型及来源
1.论文类型
毕业论文论文选题类型包括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重要问题为目的的应用型;以理论研究或者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协作完成课题中某一部分内容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型;此外还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理论型等。
2.选题来源的具体途径
(1)教师根据其专业研究方向或所承担的研究课题确定的题目;
(2)结合课程学习、专业学习需要研究的实践问题或者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3)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4)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等。
(二)毕业论文选题工作程序
第七学期初以专业为单位向学生公布各教师的科研基本信息,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互选。选题实行征题审题制度,其确定应遵循严格的工作程序。由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对论文选题进行审核、论证、筛选、协调,初步确定各专业选题;由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织对论文选题进行审核、论证、筛选、协调,最终确定论文选题。
(三)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科学、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选题的基本要求是:
1.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允许在相近专业或学科选题,提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互相合作,进一步加强、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论文选题可根据专业特点,抓住本专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新颖性;已经过时的、定论的问题不应当作为选题,要有一定的学术性;
3.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论文选题一定不能太大,不能超出本科毕业生的研究能力。一般选择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工作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达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四)选题分配
确定学生论文题目将逐步向师生双向选择过渡。具体操作办法由专业和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确定。一般要求是:
1.选题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更换原选题,在不影响毕业论文正常程序的情况下,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报领导小组批准;
2.一人一题,确实需要一人以上共同完成的课题,须经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老师批准,并应明确每个学生独立的工作内容,且工作量饱满,综合训练达到要求,并独立撰写论文;
3.选题指南中的题目有的只是基本范围和方向性的,学生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获取实际资料的情况、专业的特点、需要侧重研究的内容等,在开题报告研究确定后与导师共同确定具体的题目;
4.除选题指南所列选题外,学生也可自拟题目,但必须符合选题的基本要求和选题分配的基本要求,必须与指导教师协商并经同意。双学位的学生应根据所修专业提交两篇不同的论文,不得一文两用。
二、开题
(一)开题时间要求
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在第七个学期完成,学生进行选题、确定指导教师,题目经指导教师同意,报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小组初审,最后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对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进行认真审核,执行选题审核制度,对不合适的论文题目提出整改意见。
(二)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要求
撰写开题报告是在论文题目基本选定之后进行的分析论证过程,通过初步的分析研究,明确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发展和研究的主要趋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为正式研究和写作设计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通过开题阶段的研究也可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要求是: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要求简洁、直接、醒目、新颖,切中论文的核心。一般要求不超过20个汉字字符,如果论文题目过长或要反映的信息较多,可加副标题。
2.选题依据及意义
主要阐述选择该题目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依据,以及通过该研究可能对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针对与选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所研究问题的当前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能概括性地反映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本部分撰写的基本要求是:
(1)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代表性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简单罗列观点;
(2)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主题的关联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3)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研究问题的主要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4)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缺陷和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对研究问题发展趋势做必要的预测。
4.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本部分主要是浓缩论文写作大纲中的主要结构和每部分拟探讨的主要问题,以及分析的思路、目标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说明通过研究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必要时应说明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说明论文主要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6.研究进程安排
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一般按照时间可分为4-5个阶段,即编写开题报告及论证阶段,编写调查提纲和论文详细写作提纲阶段,资料收集、实验设计与程序编写阶段、实验结果分析与理论总结、编写初稿阶段,修改完善、定稿阶段。要对每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做具体规划,阐述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
7.主要参考文献
按顺序列举在做开题报告时所阅读、参考的主要文献。参考文献要能反映当前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应当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专著、重要报纸等。参考文献的格式要规范化。参考文献总数应为10以上篇。
8.其他说明
主要说明围绕论文自己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尚未进行,论文写作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自己准备如何解决等。
(三)开题报告的撰写及开题报告会
学生应认真撰写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查并指导学生的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工作由论文指导小组(或专业)具体负责,由小组组长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由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论文开题。最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小组开题指导的意见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认真填写开题报告(见附件5)。论文开题最后由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论文开题后原则上不允许改动选题,如有修改必须重新组织开题,并且相应延迟论文时间。
三、毕业论文撰写
(一)总体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应反映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心得体会,重点是知识与方法的应用。要求论文尽量做到理论运用正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问题阐述清楚,数据资料翔实等。
(二)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独创性、使用授权声明;(3)中文目录(最多三级标题);(4)摘要、关键词(中英文);(5)正文;(6)参考文献;(7)致谢;(8)附录(根据需要)。
(三)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目录、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六个部分,下面依次介绍其具体要求:
1.目录
目录按照规定格式排列。目录页码采用罗马数字形式表示(如I,II,III…等)要求最多列到三级标题。
2.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在毕业论文正文定稿完成后,将毕业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述出来,摘要应当客观、简洁、完整,字数一般控制在150-300之间。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和论文中核心的、使用频率高或者反映自己创新性的专业术语,关键词一般列3-5个。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要与中文相对应。
3.正文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引言、论文主体、结论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占据主要篇幅,要求内容充实,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具有创新性。正文标题序号从引言开始至结论依次编排,下面对引言、论文主体、结论三个部分的写法和要求做具体阐释。
(1)引言
引言是正文的第一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引论、导言部分,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该研究题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提出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此外论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核心概念也在引言或论文主体中简要介绍。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研究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结果等方面的核心体现,主要由问题的分析、观点的论述、材料的安排利用等合理组成。论文主体部分的标题要求精练、概括,每个标题原则上不超过30个汉字,标题分层不宜太多。
(3)结论
结论是整个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归纳,主要包括通过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提出了哪些建议,以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等和对整个论文工作的评价等。结论应精炼、准确,能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主要是体现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以及材料的广博程度等。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年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正规出版物。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用[ ]标注,其书写格式按附件14要求。
5.致谢
致谢是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简述自己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
6.附录
附录是指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研究需要的问卷调查表格设计以及原始调查问卷资料汇总等。附录在两个以上时,依次编号为“附录1”“附录2”……。
(四)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各部分的格式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书写,具体要求见附件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规范。
四、毕业论文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是毕业论文专项工作中后期的主要工作,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学生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全部各项教学要求,论文撰写符合格式要求,经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签字后,方可参加答辩。
(一)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分为指导教师评阅和复审教师评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情况(态度、纪律等)、开题报告、论文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写出评阅意见,填写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
各专业还需指定或外聘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复审教师,负责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再次评阅,并填写毕业论文复审教师评价表,对论文进行详细评价。
(二)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答辩分为指导小组答辩和学院论文答辩。所有学生论文必须经过指导小组答辩,由论文指导小组进行组织和评定,并按一定比例提名参加优秀论文答辩;优秀毕业论文和小组答辩评定为不及格的论文必须经过学院论文答辩(除非放弃优秀或认可不合格)。学院论文答辩由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织安排,最终评定优秀论文和不及格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在答辩提前1周将论文送交答辩小组,提交的论文要求删除指导教师的信息。为使答辩工作有序开展,对其做一些具体要求。
1.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由各小组组长主持(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小组组长),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小组成员不得少于3人(含3人),且一般应为单数,其中每组至少要有一位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教师, 答辩小组成员应具有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
2.答辩小组组长应在答辩之前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传阅本组学生论文,拟订各自需要提出的问题,同时指出论文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作好答辩过程的记录、有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答辩一般首先由学生用5-10分钟时间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方法、主要观点、主要依据和结论以及主要创新点等,不能照论文宣读。然后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时间10-15分钟。答辩小组老师每人至少可提1~2个问题,问题应与答辩论文有一定的联专业,且注意问题质量。学生答辩顺序采取随机抽签。
4.每一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及时进行合议,给出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具体标准可参见附件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审参考标准。
5.答辩小组秘书应记录全部提问与回答情况,作为毕业论文有关资料存档。
(三)成绩评定
1.评定原则。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一定要客观、公正,准确反映不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工作量、表现、质量,要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成绩评定要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按照成绩评定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
2.评定办法。毕业论文总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评定办法,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40%)、复审成绩(30%)和答辩成绩(占30%)三部分组成。总评成绩同时记百分制成绩和等级成绩,等级成绩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等。
3.比例控制。根据学校规定,“优秀”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15%以内;“良好”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50%以内。
4.实行奖励制度。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每个专业可向学校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3篇,学校对评为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
5.执行“抄袭否决制度”。毕业论文凡有抄袭、剽窃现象者,经认定属实,毕业论文成绩一律以零分计算,情节严重者,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五、工作程序及安排表
根据学院工作实际情况,毕业论文工作从第七学期开始,至第八学期的6月上旬全部结束。具体安排见附件21。
第四章 总结归档
答辩结束后,学生应结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进行装订,并按要求提交全部资料到专业里存档。学生还应向专业提交毕业论文的电子版,毕业论文应用Microsoft Word软件编辑,存成以学号为名的Word文件,例如一个学生的学号为200102100201,则文件名应该为200102100201.doc。
指导教师应将毕业论文工作的相关材料根据要求分类整理,及时上交。各专业按学生学号统一将毕业论文刻录成光盘,连同论文工作过程各项材料(详情见附件)一同存入专业论文工作档案。毕业论文所有材料,各专业必须在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完成整理,存档。
学院在专业上报材料的基础上,汇总情况并向教务处提交毕业论文书面总结。
第五章 其他说明
1.毕业论文成果均为作者和指导教师合作研究取得,作者和指导教师都有权使用毕业论文成果学术内容(有第三方约定者除外)。
2.毕业论文中杜绝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 。
3.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毕业论文可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
4.指导教师以任何名义公开发表学生毕业论文应征得本论文作者的书面同意。
1.学生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未经答辩,或综合评定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学校允许其随下一届学生补做一次毕业论文并按规定参加论文答辩。毕业论文补做及答辩合格后,根据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办理毕业手续。
2.毕业论文打印格式
(1)打印及纸张
毕业论文一律用打印文本呈现。使用A4规格的纸张,边距规定如下: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页码打在页下方中间,用1.2格式,装订线在左侧,编辑存盘时采用普通视图。
(2)字体及字号见论文范例
三、附则
1.本手册要求的相关表格及材料格式要求规范等可在教务处网站主页下载。
2.本手册某些具体问题需要调整时根据具体通知。
3.本手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六章 附 件
附件1: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基本信息汇总表
附件2: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汇总表
附件3: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表
附件4: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汇总表
附件5: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附件6: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附件7: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自我评价表
附件8: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表
附件9:本科毕业论文复审教师评价表
附件10: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及评价表
附件11: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附件12: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信息汇总表
附件13: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参考范本
附件1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规范
附件15: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推荐表
附件16:本科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
附件17: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过程档案
附件18: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档案
附件19: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汇总表
附件20: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推荐汇总表
附件21: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安排表
附件1: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基本信息汇总表
学院 年级 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基本信息汇总表
序号 | 学号 | 姓名 | 性别 | 电话 | 备注 | |
1 | ||||||
2 | ||||||
… |
专业主任签名: 教学副院长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汇总表
学院 年级 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汇总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单位 | 学历 | 职称 | 电话 | 备注 | |
1 | ||||||||
2 | ||||||||
… |
专业主任签名: 教学副院长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注:“单位”一栏填写教师所在学院、部门,“备注”栏注明是否外聘教师
附件3: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表
学院 年级 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基本信息表
姓 名 | 性 别 | 职 称 | ||||||
学 历 | 专 业 | 研究方向 | ||||||
单 位 | 部 门 | |||||||
电 话 | ||||||||
承担研究项目 | ||||||||
项目来源及类别 | 课 题 名 称 | 批准时间 | 完成情况 | |||||
主要研究成果(参照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出) |
说明:本信息在学生选择教师之前向学生公布。
附件4: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汇总表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汇总表
序号 | 毕业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职称 | 学生姓名 | 学号 |
论文指导小组长签名: 论文领导小组长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5: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海南师范大学
论文题目: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一、选题的类别 (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 )应用理论研究 |
二、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 |
四、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重难点及研究思路 |
五、研究进程安排 |
六、其他说明 |
七、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八、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意见 指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本科生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前13周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工作。2.本表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指导教师在学生填写后,应在本表相应栏目里填写确认性意见。本表最后由学院盖章备案保存。3.学生应执行本表撰写毕业论文,不得作实质性改变。学生须在所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并参加答辩。4.本表可从学校网页上下载 。学生可用黑色水笔认真填写,做到填写整洁、正确,也可用电子表格填写。
附件6: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论文题目: |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
指导教师 | 职 称 | ||
计划完成时间: | |||
论文的进展情况: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注:要写明论文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后续还要做的工作有哪些,有何困难,论文是否能如期完成。
附件7: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自我评价表
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自我评价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论文题目: | ||||||
学生姓名: | 学号: | |||||
指导教师: | 职称: | |||||
学生自评: 签名: 年 月 日 | ||||||
评价等级 | 优 (≥90分) | 良 (80-89分) | 中 (70-79分) | 及格 (60-69分) | 不及格 (<60分) | |
评价指标 | ||||||
开题报告(10%) | 除全部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 除全部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定的自选资料,能比较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 阅读了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能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质量一般 | 能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但有拖延现象,开题报告质量尚可 | 不能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质量差 | |
理论与实用价值(20%) | 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 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 论文能提出自已的看法,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专业实际 | 选题有一定的价值,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 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 | |
分析论证(30%) |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 | 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 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 | 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 | 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 | |
写作水平(30%) |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表态准确流畅 |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畅 |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 |
态度与规范(10%) | 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 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 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符合规范化要求 | 态度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 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 |
总分 |
说明:学生对论文完成的总体评语(不少于100字)
附件8: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表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论文题目: | ||||||
学生姓名: | 学号: | |||||
指导教师: | 职称: | |||||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 ||||||
评价等级 | 优 (≥90分) | 良 (80-89分) | 中 (70-79分) | 及格 (60-69分) | 不及格 (<60分) | |
评价指标 | ||||||
开题报告(10%) | 除全部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 除全部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定的自选资料,能比较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 阅读了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能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质量一般 | 能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但有拖延现象,开题报告质量尚可 | 不能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质量差 | |
理论与实用价值(20%) | 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 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 论文能提出自已的看法,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专业实际 | 选题有一定的价值,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 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 | |
分析论证(30%) |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 | 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 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 | 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 | 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 | |
写作水平(30%) |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表态准确流畅 |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畅 |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 |
态度与规范(10%) | 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 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 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符合规范化要求 | 态度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 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 |
总分 |
说明:指导教师对评语不少于100字
附件9:本科毕业论文复审教师评价表
本科毕业论文复审教师评价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论文题目: | |||||
复审教师: | |||||
复审教师评语: 复审教师: 年 月 日 | |||||
评价等级 | 优 (≥90分) | 良 (80-89分) | 中 (70-79分) | 及格 (60-69分) | 不及格 (<60分) |
评价指标 | |||||
选题价值 (20%) | 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 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 论文能提出自已的看法,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专业实际 | 选题有一定的价值,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 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 |
分析论证 (40%) |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 | 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 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 | 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 | 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 |
写作水平 (20%) |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表态准确流畅 |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畅 |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
态度与规范 (20%) | 写作态度认真,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 态度比较认真,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 写作态度尚好,论文基本符合规范化要求 | 写作不太认真,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 写作马虎,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
总 分: | 复审组长签名: | 学院盖章 |
说明:(1)毕业论文复审实行学生匿名制度,学院成立毕业论文复审小组,进行复审;(2)复审以由教师评语(不少于100字);(3)比例控制。根据学校规定,“优秀”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15%以内;“良好”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50%以内;(4)复审评价与指导教师评分数差距较大的(>=15分),提交复审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审定并综合评价;(5)复审教师评语不少于100字。
附件10: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及评价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论文题目: |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
答辩小组 名单 | 姓 名 | 性别 | 职 称 | 职 务 | 其它 | ||
答辩评分标准 | 评审项目 | 指 标 | 满 分 | ||||
陈述内容 | 紧扣主题、概念清楚、研究方法科学、可行、数据可靠;表述准确、思路清晰,论文有一定的研究或应用价值。 | 40 | |||||
报告过程 | 报告准备充分,能够提供报告中所必需的、完整的各种资料,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完报告。 | 10 | |||||
答辩 | 答辩过程中,基本概念清楚,能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准确、全面的回答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 | 40 | |||||
创新 | 对前人的工作有认识、改进或突破。 | 10 | |||||
答辩记录: 记录人: (可以续页) 年 月 日 | |||||||
答辩小组意见 | 答辩评语: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
说明:答辩记录填写在附页,要求答辩问题不得少于3个,并写明答辩过程,答辩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要记录清楚。答辩小组评语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论文的选题和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行整体评价;(2)学生在论文陈述过程的表现:能否紧扣主题,概念是否清楚,表述是否准确,论文是否有一定的研究或应用价值,陈述过程准备是否充分,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完论文陈述;(3)学生在答辩过程的表现:能否准确、圆满地回答出答辩教师的提问。(4)比例控制。根据学校规定,“优秀”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15%以内;“良好”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50%以内;(5)答辩评语不少于100字。
附件11: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论文题目 |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
指导教师 | 职 称 | |||
成 绩 组 成 |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评分、复审教师评分、答辩成绩) 指导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 |||
院 领 导 小 组 意 见 | 院领导小组组长: 年 月 日(院公章) |
说明:(1)指导教师评分、复审教师评分和答辩成绩均采用百分制,三部分组成总评成绩,再折算为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2)总评比例:指导教师评分占40%,复审教师评分占30%,答辩成绩占30%。(3)比例控制。根据学校规定,“优秀”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15%以内;“良好”等级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50%以内。(4)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调整。 (5)当指导教师评分、复审分数、答辩分数三者相差较大时(超过10分),由学院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评议后再给出最后分数。
附件12: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信息汇总表
_____学院_____年级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信息汇总表 | ||||||||||||||||||||
序号 | 专业 | 班级 | 学生 | 学号 | 毕业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复审教师 | 自评 | 指导教师评价 | 复审教师评价 | 答辩评价 | 综合成绩 | 备注 | |||||||
姓名 | 职称 | 分组 | 姓名 | 成绩 | 成绩 | 等级 | 答辩意见 | 成绩 | 等级 | 答辩意见 | 成绩 | 等级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说明:1)指导教师评价栏中的答辩意见为“同意答辩”或“推迟答辩”两种情况。2)复审教师评价栏中的答辩意见为“同意答辩”、“基本同意答辩”或“推迟答辩”三种情况,其中,基本同意答辩的论文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才能参加答辩;推迟答辩的论文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后,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再次进行复审同意后才能参加答辩。3)各评价栏中的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 |
附件13: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参考范本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姓 名: | *** | |
学 号: | 20****** | |
专 业: |
| |
年 级: | ****** | |
学 院: | ****** | |
完成日期: | 20 年 月 | |
指导教师: | **(教授) |
本科生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 年 月 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 年 月 日
目 录
1虚拟现实的研究意义以及发展历史…………………………………1
1.1虚拟现实的研究意义……………………………………………1
1.2虚拟现实的发展历史……………………………………………2
1.3虚拟现实的发展方向……………………………………………2
2虚拟漫游的基本介绍…………………………………………………4
2.1虚拟漫游的特点…………………………………………………4
2.2桌面式虚拟漫游专业统……………………………………………5
4虚拟校园漫游专业统的实现过程………………………………………20
4.1实现过程的前期准备 …………………………………………20
4.2模型建立 ………………………………………………………21
4.3 VRML技术应用…………………………………………………22
4.3.1动画效果的实现 ………………………………………22
4.3.2虚拟对象交互功能的实现 ……………………………23
……
……
参考文献…………………………………………………………………………50
致谢
注:此论文模板为理科格式,文科格式把标题序号层级换为一、(一)、1.即可,一般只显示三级标题。
*******************
作者:**指导教师:**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学院,海口,571158)
摘 要:VRML是一种崭新的网上虚拟现实技术,在众多应用中,虚拟旅游可以把你带入一个三维世界,实现旅游梦想。一些新技术如光照技术、触发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使得三维场景更加生动逼真。……
Research on virtual campus roaming technology
Author:Ming XieTutor:Shuqian He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571158)
Abstract:VRML is a new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on Web Virtual travel, as an a-pplication of VRML, can lead you into a 3D world to realize travelling dream. The applicat-ion-n of some new technology, such as illumination, triggers and multimedia can make a more vivid scene. ……
Key wordsphrase: virtua.。roam technology. vrml
1.1虚拟现实的研究意义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用途,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和谐交互;扩大人对信息空间的感知通道;提高人类对跨越时空事物和复杂动态时间的感知能力,把计算机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人们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初衷是实现……的目标或者理念是要逐步是计算机适应人人机交互不再使用键盘,鼠标,菜单等。在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对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力具有重大的意义。[1]
漫游专业统包括一个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它是一个真实空间或假想空间的实时仿真虚拟空间,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以自然的方式在该虚拟空间中漫游,从任意角度对环境中的虚拟对象进行观察,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可以对其中的物体进行规划和操作。[4]
……
3.1.1开发技术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虚拟漫游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随着高校所制作的校园虚拟漫游专业统越来越普及,相应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目前实现虚拟校园漫游的主要技术手段有:WEB3D技术,全境技术,Cult3D技术,VRML语言,OpenGl,VEGA等等。
……
……
主要采集对象:(如表1所示)
表1采集对象的具体数据
对象 | 地理位置 | 长 | 宽 | 高 | 材质 |
大门 | 正西 | 20米 | 2米 | 18米 | 红色大理石 |
教育书院 | 正南偏西 | 30米 | 50米 | 27米 | 黄白色涂料 |
生化楼 | 正北 | 40米 | 60米 | 21米 | 白色瓷砖 |
化学楼 | 正南 | 40米 | 60米 | 21米 | 白色瓷砖 |
……
图1 lnK~1/T图
(1)
……
[1]张秀山等编著.虚拟现实技术及编程技巧[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5.
[2] (美)ChrisMarrin,(美)BruceCampbell著王海燕.[等]译.21天学通VRML2 [M].人民邮电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1998.34.
[3]刘祥编著.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建筑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2.
[4]王志新,张华,黎永明.虚拟技术及应用[N].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8(12):5.
[5] Bernie Roehl, Justin Couch, Cindy Reed-Ballreich, Tim Rohaly, Geoff Brown, Ziff-Davis Press Development Group, Cindy Reed-Ballerich .Late Night Vrml 2.0 With Java[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345.
[6]刘波,王荣国,洪雨,赵明慧,刘丽娟.各种视频编码标准简介[J].有线电视技术,2006(10):41-44.
[7]刘峰.视频图像编码技术及国际标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20-50.
[8]贺贵明,吴元保,蔡朝晖,蒋旻,刘振盛,刘志雄.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控制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61-171.
[9] W.Li. 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 in MPEG-4 for streaming video[C].Geneva,Switzerland ,ISCAS 2000:28-31.
[10]SVCSoftware.JSVM6.8[EB/OL].http://ftp3.itu.ch/av-arch/jvt-site/2006_07_Klagenfurt/JVT-T203.zip.2006.
致谢
附件1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按以下项目依次编排:
1.封面。使用学校统一格式(第二学位论文使用专用封面)。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一般在20字以内。
2.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关键词:一般3-5个。
3.目录
4.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篇幅文科一般不少于8000字、理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专业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专业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专业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致谢
7.附录(可根据需要加该项)
学生姓名 | 专业 | 年级 | |||||
论文题目 | |||||||
论文提要(不少于200字): | |||||||
推荐教师姓名 | 职称职务 | 学科 | |||||
推荐教师点评(不少于100字): | |||||||
院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 年 月 日 |
附件16:本科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
学院 年级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汇总表 | |||||||
序号 | 专业 | 学生 | 学号 | 论文题目 | 指导 | 职称 | 综合成绩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主任签名: 教学副院长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附件17: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过程档案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过程档案
目 录 | 套用附件及说明 |
1.开题报告 | 附件5 |
2.中期检查 | 附件6 |
3.论文检测报告 | |
4.学生自我评价表 | 附件7 |
5.指导教师评价表 | 附件8 |
6.复审教师评价表 | 附件9 |
7.答辩记录评价表 | 附件10 |
8.成绩评定总表 | 附件11 |
9.其他相关材料 | |
10.毕业论文 | 附件13 |
附件18: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档案
学院_____年级_____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档案
目 录 | 套用附件及说明 |
1.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 含附件21、1、2 |
2.参加毕业论文学生基本信息表 | 附件1 |
3.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基本信息汇总表 | 附件2 |
4.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基本信息表 | 附件3 |
5.毕业论文选题汇总表 | 附件4 |
6.毕业论文评价信息汇总表 | 附件12 |
7.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 | 附件15 |
8.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 | 附件16 |
10.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 指出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以便改进。 |
11.毕业论文资料刻录光盘 | 包括本专业所有毕业论文工作材料 |
注:一般以专业为单位整理材料。
附件19: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汇总表
学院_____年级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汇总表
序号 | 专业 | 题目类型 | 指导教师职称 | 综合评定成绩 | |||||||||||
合计 | 基础 | 应用 | 综合 | 合计 | 高级 | 副高 | 中级 | 其他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 ||
专业总计 | 总数 | ||||||||||||||
比例(%) | |||||||||||||||
其中外专业 |
附件20: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推荐汇总表
学院_____年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推荐汇总表 | ||||||
序号 | 专业 | 学生 | 学号 | 论文题目 | 指导 | 综合成绩 |
1 | ||||||
2 | ||||||
3 | ||||||
4 | ||||||
教学秘书签名: 教学副院长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附件21: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安排表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安排表
工作程序 | 提交材料 |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第七学期第3-13周) | |
一、工作启动:1.学院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2.各学院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上报教务处;3.在师生中组织毕业论文工作动员。 | 院领导小组、系工作计划(含附件21、1、2) |
二、师生互选:1.提出指导教师名单,公布指导教师科研方向,供学生选择;2.组织毕业论文“选题与开题”指导讲座;3.组织学生和老师互选;4.确定指导教师和学生,并公布名单。 | 指导教师科研基本信息表(附件3) |
三、研究选题:1.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师生沟通交流研究选题;2.由学生提出选题,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报学院指导小组汇总。 | 系选题汇总表(附件4) |
四、选题审核:1.学院指导小组对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进行认真审核,执行选题审核制度,对不合适的论文题目提出整改意见;2.各专业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按学院意见对论文选题进行整改。 | 学院上报选题汇总表(附件4) |
五、组织开题:1.指导教师针对选题提出论文的工作要求,学生做好开题准备;2.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阅读文献;3.准备开题报告,要求书面材料;4.由专业论文指导小组安排召开开题报告会,组织学生当面开题;5.专业指导小组检查开题情况,院领导小组进行抽查;6.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组织开题审批,执行开题审批制度。 | 开题报告表(附件5) |
第二阶段:论文撰写(第七学期第14周至第八学期第8周) | |
六、论文撰写:1.指导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坚持每周与学生见面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2.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文献查阅与论文撰写”专题讲座;3.学院领导小组随时了解、检查各专业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处理本院毕业论文中的有关问题。 | |
七、中期检查:1.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检查毕业论文工作,做好记录,院领导小组抽查了解情况,学生须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2.填写论文中期检查表。 | 中期检查表(附件6) |
八、论文修改:1.学生继续完成论文写作,并根据教师意见进行反复的修改,修改不少于3稿;2.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 |
第三阶段:论文评价(第八学期第9-13周) | |
九、资格审查:1.学院指导小组组织审查;2.指导教师根据规范要求做好毕业论文的资格审查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令其重做重写,不能按期完成或达不到答辩资格要求的学生,不准参加答辩;3.严格执行“抄袭否决制度”。 | 学生论文 |
十、学生自评:学生对个人的毕业论文进行自评,并认真填写学生自我评价表。 | 学生自评表(附件7) |
十一、教师评价:学生将毕业论文提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认真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后,提交学院指导小组。 | 教师评价表(附件8) |
十二、同行复审:1.执行匿名复审制度,组织同行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对论文进行复审,并给出复审意见和成绩;2.组织查新,严格执行“抄袭否决制度”。 | 复审教师评价表(附件9) |
十三、论文答辩:1.学生在答辩前1周将论文终稿,准备答辩;2.答辩小组应详细审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答辩做好准备;2.各专业安排指导小组对本专业学生的论文进行小组内公开答辩,并做好答辩记录;3.按不高于25%的比例推荐论文参加优秀论文答辩;4.答辩日程安排报学院教务办,以便组织检查。 | 答辩记录及评价表(附件10) |
十四、院级答辩:1.院成立论文答辩小组,组织优秀论文答辩,按15%的比例确定优秀论文;2.为推迟答辩及首次答辩不通过的同学由学院统一安排论文答辩。 | |
十五、推优工作:各专业按不超过毕业生人数15%比例推荐“优秀论文”,并从中选3篇报学校。 | 优秀论文推荐表(附件15) |
十六、成绩评定:1.填写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由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做出成绩评定意见;2.毕业论文成绩及时报送教务处;3.教务处组织检查或随机抽查。 | 成绩评定表(附件11) |
第四阶段:总结归档(第八学期第14-15周) | 学生毕业论文档案目录见附件17,各系毕业论文工作档案目录见附件18 |
十七、工作总结:各专业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如实填写有关工作总结报告表,书面工作总结报告等材料,报教务办,教务办汇总并做出总结送教务处。 | |
十八、资料归档:1.各指导小组负责收回各有关资料(含纸介及电子版)、整理归档;2.各专业毕业论文档案整理后交教务办归档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