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乡村·正青春”:“莲”动振兴路,“乡”约茄苪村 ——海马青年赴海口茄苪村探寻 “产业+乡村振兴” 融合路

时间:2025-07-20浏览:10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村、服务社会,在“乡遇美好”中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在“振兴乡村”中贡献青年智慧力量,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南开放大学联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调研暨“振兴村·正青春”理论宣讲与乡村振兴促进实践活动。2025年7月6日上午,在喻兴琼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团紧扣乡村产业振兴命题,赴海口市三江镇茄苪村开展专项调研。团队深入莲雾种植基地,聚焦“莲雾产业+乡村振兴”融合模式,解码特色产业如何撬动乡村经济,让小小莲雾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路径。

从“传统种植”到“产业升级”:莲雾产业的转型实验

“以前种莲雾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靠品牌、靠市场!”在海南鹿鸣莲雾庄园,负责人陈总向调研团介绍道。茄苪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大力发展莲雾种植产业,并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型。调研团为此了解到,该村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引进专业企业参与种植管理和市场销售,有效提升了莲雾的产量和品质。

(陈总介绍讲解莲雾产业发展概况)


(学生参观莲雾产业发展概况)

同时,村里还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打造“合作社+农户+研学”的融合发展模式,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攻关,推动莲雾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研学旅游等多元业态延伸,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游客服务中心图)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村民心中的价值重构

“以前各家种各家的,卖不出好价钱,现在大家一起干,收入翻了好几倍!”村民大叔笑着说。调研团在与村民交流中发现,随着莲雾产业的发展,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过去,村民多以分散种植为主,缺乏统一标准和销售渠道,收益不稳定。如今,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村民加入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此外,村里还积极推动电商渠道建设,拓展线上销售,让茄苪莲雾走出海南、走向全国。

调研团深刻感受到,莲雾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更激发了村民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家从“被动观望”转向“主动参与”,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与村民交谈感悟)

从“产业兴”到“乡村美”:融合发展的未来图景

“产业兴旺了,村子也变美了。”村书记王琼向调研团描绘了茄苪村的未来蓝图。调研团在走访中看到,随着莲雾产业的发展,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研学体验等新业态也逐渐兴起。

但村书记王琼也指出,茄苪村在冷链物流、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对此,村“两委”正积极谋划,计划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提升产品保鲜能力;加强品牌宣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深化与高校、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

(与村书记深入访谈)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团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海师马院新青年纷纷表示,要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推动科技兴农、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助力更多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活动结束后的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后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