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相传・青春领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文昌全美村,聚焦当地特色西门塔尔牛产业发展,了解该村产业振兴成果。全美村坐落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下辖1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66人。作为2018年海南省第三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资源优势,构建了以西门塔尔牛养殖为核心,西瓜种植、辣椒产业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体系。
(全美村剪影)
西门塔尔牛养殖基地是该村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2023年由村集体与文昌优牛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投资591万元建成20亩养殖区,3栋6行牛栏采用通透式设计,保障肉牛生长环境通风干燥。兽药房齐全的防疫设备与药品,为疫病防治提供基础保障。办公楼则承担着日常管理、数据记录与技术研究的功能,形成了“养殖区+配套区+管理区”的完整硬件体系。
(村书记潘孝君为调研团队介绍基地概况)
现有技术人员1位、饲养人员2位、厂长1位,专业团队为养殖过程提供全流程保障,从品种培育到日常饲养、疫病防治形成完整链条。基地肉牛圈养量突破300头,存栏量达220头,西门塔尔牛为核心品种,同时培育西门塔尔牛与奶牛、和牛的杂交品种,兼具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特点。带动15户散养户参与规模化养殖,形成了集养殖、管理、防疫于一体规模化养殖体系。
(村书记潘孝君为调研团队讲解饲料加工设备运作流程)
(养殖基地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加工管理使用制度)
基地的现代化进程体现在管理与饲养的双重升级,通过“专人负责、科学记录、定期检查”的模式,实现养殖过程的规范化,饲养从“经验化”转向“数据化”,推动产业从个体经营向现代化集体经济转型。针对当地台风多发的自然条件,基地建立了完善的灾害应对机制。在生态风险防控上,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结模式,将牛粪以350元/立方的价格卖给其他公司制作生物肥,实现粪污零排放与资源循环利用,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治理。
(调研团与支书、养牛场技术员深入访谈)
调研团队认为基地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链:首先推进“养殖到餐桌”模式落地,加快火锅店等餐饮项目建设,直供自家养殖的优质牛肉,打造从养殖基地到消费终端的特色产业链。其次开发“养殖+研学”旅游项目,让游客近距离了解肉牛养殖过程,传播现代农业知识,拓宽产业价值空间。最后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完善配套设施,争取早日完成800万元总投资目标,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规模化养殖,提升产业辐射效应。
调研团队将大力推广其产业发展经验,以青年智慧赋能乡村产业升级,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供稿人:叶晨琳、刘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