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2025年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下称‘新思想’)第五次跨校集体备课会”在龙昆南校区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新思想”课程教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上海、安徽、海南等多地十余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逾50人共同参与,通过跨省跨校协作,推动新思想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跨区域联动构建备课新格局
本次集体备课会汇聚了海南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三地高校骨干教师,同时联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本地院校优秀教师,形成了“跨省引领、本地协同”的集体备课新模式。
及时融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通过跨校集体备课机制,组织“新思想”教师及时解读新精神、研讨新教法、设计新案例,共同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展开深入探讨。会上,海南师范大学郑东艳教授针对“新思想”全课程做了各章精准融入分享,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炳辉教授作了关于“新思想”理论与实践融合新路径的主题报告,安徽财经大学潘喜莲讲师分享了“教·习·学”综合改革创新实践,实现了长三角与自贸港思政教育资源的深度交互。

在持续4小时的研讨中,9位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代表分别就教学理论体系、实践教学设计、数字资源建设等维度展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融入交流,完成“新思想”课程17章内容的有效融入,自由研讨环节更形成了“跨校结对-资源共享-成果互认”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这种开放式、联动化的备课模式将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注入持续动力。

(与会教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