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站
当前位置: 回收站 > 学术前沿 > 正文
    学术前沿
    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2012-12-14 10:30:14 点击率: 来源:本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表达,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学说,是围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思想路线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逻辑主线的高度统一而形成的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理论体系。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所具有的理论规定性。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成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核心内容。

    一、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性

    围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思想路线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逻辑主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阐述了客观世界发展、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阐述了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稳定、最持久、最具决定意义的内容,列宁早在1916年时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P163)显然,从整体上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除了要考察各个原理本身,以及各个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要考察各个原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由不同层次的基本原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包括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等等。这些观点和方法,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由这些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第一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层次的内容。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实践中的运用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包括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等。这些观点和方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层次的内容。三是核心层次的基本原理与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的运用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包括了资本雇佣劳动、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等。这些观点和方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层次的内容。

    我们看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层次内容中,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原理指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本身。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回答的是有关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普遍的问题。世界观作为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观点体系,决定着人们认识、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方法论是世界观具体运用的结果,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世界观就没有方法论。进一步说,一旦人们按照世界观的根本看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或者把世界观的各种原理、原则用来指导对世界、现实的认识时,世界观就成了方法论。因此,一方面,核心层次的基本原理体现为世界观的知识,并在这些知识中潜存着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表现出方法论的意义,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P691)另一方面,核心层次基本原理的展开和运用形成第二、第三层次基本原理的过程,正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这表明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理论运用于实践、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的过程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问题还在于改造世界”的过程,毛泽东也曾对这一过程作了非常经典的说明:“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3](P30)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过程,从而才有了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作用,才有了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层次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就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性而言,首先,第二、第三两个层次基本原理的存在既是以核心层次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这就如恩格斯说的:“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4](P599)没有核心层次的基本原理,就没有第二、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可见,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核心的内容、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其次,第二、第三两个层次基本原理的存在又是核心层次基本原理进一步运用的结果,这表明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有意义。“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5](P304)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实际意义所在。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实践结合,用于分析具体实际,就会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第二层次,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产生的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践结合,用于分析具体实际,就会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第三层次。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始终,它使基本原理具有活力并产生理论升华、形成新的基本原理。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P562)由此可见,离开世界观、方法论来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不仅说明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个理论体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任何抛弃世界观、方法论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观点是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是不断发展的,这是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区分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是反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任何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才具有发展性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二、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等的阐释,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马克思关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的论述,为我们把唯物史观运用于社会实践、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主义宣言》中问世,经过足足20年的潜伏阶段,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越来越迅速地为日益广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6](P11)这一发展过程是马克思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上,从而使世界观、方法论走向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包括了政治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但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或拼盘。它高于政治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高于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就是因为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中,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中,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的相互贯通中体现和证明了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在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分别作了阐述的基础上,于“三个版本的序言”中提到:希望读者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6](P8、11)世界观、方法论的发展过程深刻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

    第一,从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上来看,马克思在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研究中始终将其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不断寻求唯物史观的创立和运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正是他创立和论证唯物史观的过程。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了有关林木盗窃事件、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以及德国摩塞尔河地区酿造葡萄酒的农民贫困破产问题,需要他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这成为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马克思退出社会舞台回到书房后,在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中搞清楚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打算进一步解剖市民社会,这成为他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奥秘的出发点。这些研究成为马克思能够创立唯物史观的关键。马克思在巴黎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后来移居布鲁塞尔。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将其简要地概括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P591)可见,从马克思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这一意义上来看,唯物史观的创立源于对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奥秘的研究。

    换个角度说,在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哲学的贫困》,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对商品、货币、资本的论述是其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研究不仅成为唯物史观创立的现实材料,而且也成为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用于指导对商品、货币、资本研究的证明材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现了马克思在巴黎时期把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特征。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所作的分析,意味着他已将研究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中,但由于马克思正处于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并且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劳动价值论持有否定态度,因而这时还未能建立起唯物史观。《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把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运用于对经济范畴的研究,认识到经济范畴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它是对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抽象,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1843年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结晶。《手稿》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详尽论述,对劳动价值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问题的科学论述,标志着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结合,《手稿》也由此成为探索马克思理论整体结构内在联系的重要文献。根据《手稿》的内容,马克思随后不久就出版了运用唯物史观专门就商品和货币问题作出详尽而系统探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通过阐述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性的表述。当然,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还是集中体现在《资本论》这一宏伟巨著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生产及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实现和分配等问题的探讨,不仅运用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抽象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而且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也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正如列宁所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7](P163)

    第二,从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上来看,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创立与运用,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提供了经济学的证明。唯物史观创立之前,马克思是从哲学原则出发,把共产主义看做是某种哲学原则的实现,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之所以合理、之所以必然实现,是因为这种制度是符合人性的制度,是向人性的复归,“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8](P185)这时,马克思所向往的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观念。唯物史观创立后,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6](P146)因此,马克思不再从哲学的原则出发来理解共产主义问题,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矛盾的深刻分析,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8](P4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运动和它的内在的基本矛盾,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思想。[8](P592)共产主义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

    如果说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了科学的理解,那么,19世纪50年代末以后剩余价值的发现则使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论证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的对抗矛盾,说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P23)而未来社会则是“全面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后来,在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并对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的特征作出了科学的表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共产主义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改变世界这一特殊的实践任务,“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9](P87)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的相互贯通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而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的相互贯通中,对共产主义理论而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结合是其理论基石,因为它们使共产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而对剩余价值学说和共产主义理论而言,唯物史观则是其理论基石,因为它在使剩余价值学说和共产主义理论成为科学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必须贯穿世界观、方法论

    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体现,都说明了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必须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世界观、方法论。

    教学的前提是把握教材,吃准吃透教材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无论是本科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还是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对教材体系的研究需要自始至终将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首先,要认识到教材体系是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环节的要求对理论体系的一种局部改造。它既要遵循理论体系的要求,在概念、命题、理论内容和整体性要求上必须与理论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又要考虑教学的要求。因此,世界观、方法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内容,必然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足点”体现在教材中。其次,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特征,教材体系虽然较为注重内容的“精”和“管用”,以及简明性、实用性、针对性,但是,它又必须坚持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因此,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体现,也必然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魂”贯穿在教材中。第三,世界观、方法论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它是关于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观点和方法,这是吃准吃透教材内容的根本,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些内容,才能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我们这里所说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指的就是世界观、方法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体会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性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引导,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教育。教师必须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世界观教育三个层次内在统一的教学任务,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教学要使大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他们系统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揭示的科学真理,是一种知识教育的话,那么,很显然,对大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教育就是一种能力教育,也就是说,世界观的教育并不会束缚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而是我们要着力通过这一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最一般的方法上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直接地、充分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理。因此,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一方面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上,因为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如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学生们从小学就开始学起,到大学生阶段再不提升学习的层次,势必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方法论内化在基本原理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邓小平所强调的“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10](P213)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给我们提供了进行教学的方法论。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基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教学可以发挥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的“桥梁”作用。

    这里,我们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教学之中。首先,清晰地阐释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方面。该教材在“绪论”中对这一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个方面作了很好的阐释。[11](P14-18)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实际,加强对二者为何是“统一”的教学。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来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的思想路线,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则是其研究的逻辑主线,通过说明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的高度统一,说明没有马克思毕生要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宗旨,就不可能有他毕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探索的追求,也就不可能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由此进一步论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我们也可以从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以其在时代和实践变化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严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其在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知识成果和思想精华的地位,成为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是与学术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渗透、无法分割的,由此进一步说明把马克思主义区分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做法,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一种割裂。我们还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既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存在,又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存在。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理论联系实际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入手,说明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谛。

    其次,从宏观整体上把握章节结构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环节的衔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从第三章到第四章、从第五章到第六章是阐述中的两个重大转折,是在教材的框架结构上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讲完第三章进入第四章的基本原理时,或在讲完第三、四章的基本原理以后,要重点阐述或概括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的研究过程和逻辑思维,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或概括马克思如何由唯物史观的创立转向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以及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又是如何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的;讲完第五章进入第六章的基本原理时,或在讲完第五、六章的基本原理以后,要重点阐述或概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同样可以通过马克思的研究过程和逻辑思维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或概括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又是如何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的。在宏观整体上,世界观、方法论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得到运用和发展,而这种运用和发展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集中展现。当然,在章节结构的教学中,在讲解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上述重大问题上,还会涉及一些具体的问题,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如何将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剩余价值学说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为什么说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题是什么等等。而只有把这些问题讲清楚了,把这些部分的基本原理上升到了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今天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研究和教学也才有实际意义。

    第三,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完整性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方面。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整合,它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着不同学科的专业背景,要想独自一人挑起这门课程教学的重担无疑是一个挑战。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不是“各教一段”的现象就是“把部分当作全部”的状况。“各教一段”虽然给大学生讲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往往会忽略对世界观、方法论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中的运用及其发展,以及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之间的逻辑联系,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讲解,因而使学生很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部分当作全部”的教学,也就是有着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只讲自己熟悉的基本原理,不能把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给大学生。这种做法同样也是无法讲清楚甚至不讲世界观、方法论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中的运用及其发展,以及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之间的逻辑联系、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逻辑联系等问题,其结果依然是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注重完整性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讲清楚世界观、方法论,也要讲清楚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如果只讲世界观、方法论而不讲它在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运用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会把世界观、方法论变成了僵死的、没有活力的条条框框,从而阉割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活的灵魂,遮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贬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术魅力和理论价值。如果只讲世界观、方法论在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运用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不讲世界观、方法论本身,就会使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失去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失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存在的价值。无论哪一个方面,实际上都是在割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收稿日期]2011-08-10

  【参考文献】 

    [1]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马院微助理
  • 海师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