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站
当前位置: 回收站 > 学术前沿 > 正文
    学术前沿
    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3-09-10 19:59:39 点击率: 来源:本站

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郑东艳    郭凤志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提出了群众文化权益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享有消费文化成果的权益;文化大众化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群众的文化创造性。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为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实现民生幸福;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充分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性,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群众   文化权益    价值

作者简介】 郑东艳(1967—),女,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郭凤志(1962—),女,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是指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等基本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毛泽东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群众文化权益思想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形成了以人民为本位,尊重人民意志的文化思想。这一思想对新时期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具有重要价值。

一、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

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实践斗争中形成的。

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和人民立场的确立奠定了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形成的价值观基础。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情感和立场,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在人的思想形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的情感就具有人民性的偏向。自幼对农民的艰辛病苦有着深切的焦虑和同情,对普通劳动者存有的真情实感,都自然而然的成为他的人生信念,影响他的人格理想,也从根本上左右着他的文化思想观念。

“五四”时期毛泽东“平民意识”的形成是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形成的重要转折。通过当时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独到而深刻的议论就说明了这一点。他针对当时中国文艺现状提出,文学要由“贵族的文学、古典的文学、死型的文学,变为平民的文学、现代的文学、有生命的文学”,认为“文学强权”同独裁专制的社会一样,“丝毫没有存在的理由,都要借平民主义的高呼,将他打倒”。 [2]此外,他还对“平民”的概念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所说的平民是指被剥削的“大多数人”,而且首先是“农夫”。这一时期,是毛泽东的群众情感逐步清晰为一种自觉的平民意识,是其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确立了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人的思想。毛泽东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然而,由于几千年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却不能享有文化。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 [4]后来他在谴责顽固派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时指出:“他们不愿工农在政治中抬头,也不愿工农在文化上抬头。”[5]所以,必须通过革命,劳动人民才能在文化上翻身。对此,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论述到:“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索。他提出,“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7]中央苏区按着这种新型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群众文化建设,1934年3月间,仅江西、福建、粤赣等地,便基本上普及了列宁小学的建设,总数达到3199所,学生约十万人,苏区多数儿童都进了学校[1]。显然,毛泽东所期望的群众文化权益首先是群众的受教育权。

抗战时期是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群众文化权益思想有了系统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文化部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他首先论述了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他说:文化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8]所以,“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到内部碰到一连串问题。”[9]他因此号召广大文化工作者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创造和发展大众性的文化。他说:“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在此基础上“去接近工农兵群众,去参加工农兵群众的实际斗争,去教育工农兵群众,”[10]创造出既适应大众需要又能提高大众素质的文化作品。

梳理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为我们进一步把握毛泽东关于群众文化权益思想蕴含的无产阶级立场、思想观点和方法及其价值提供了历史线索。

二、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财富的享用者,他们有权利享受自己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这一论断无疑也包括文化运动。列宁更是旗帜鲜明的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无产阶级的文艺“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饱食终日、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2]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文学艺术(文化的具体形式)与人民的关系的思想作了系统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

(一)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享有消费文化成果的权益

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这是人民群众应当享有文化权益的历史与现实根据所在。毛泽东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13]在毛泽东看来,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艺尽管在形式技巧等方面还很“粗糙”,不够精致,但是,由于劳动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实践生活有着最多、最真、最深的体验,因而他们的文学艺术包含着一切真实的、优秀的文学艺术的灵性、因子和精华。因此,在这点上任何一种文学艺术都不能与劳动者的文学艺术相提并论。所以说,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真正主体,他们是文化的主人,理应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理应有权享有文化。

文化源于人民群众决定了文化必须为大众服务,只有真正做到了文化为大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得到真正实现。毛泽东从实践观、价值观的高度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同时也是立场问题。他坚决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大力提倡文化的民主化、大众化。他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和发展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14]“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既是民主的。它应该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5]

(二)文化大众化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首先,文化的内容应当贴近人民生活,是人民生活的反映和表现。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者要创造出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使文艺作品大众化,这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为此,毛泽东提出革命文艺要用主要力量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要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使工农兵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把被旧文艺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要做到这一点:“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16]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艺作品。

其次,文化的形式,包括载体和语言应当通俗化、平实化。文化不仅为人民而创作,而且要为人民所利用,即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喜爱,这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另一个途径。要做到文化真正为人民所享用,就要兼顾和解决好这样几方面的问题:一要考虑到群众的文化水平,所以有一个普及和提高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普及和提高的问题必须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和革命事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他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的,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只有从工农兵出发,我们对于普及和提高才能有正确的了解,也才能找到普及和提高的正确关系。”进而毛泽东阐述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17]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二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即必须采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18]在《同音乐工作者讲话中》又指出:“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19]三要考虑到语言问题,语言要让老百姓听得懂,爱听,爱读。提倡准确、鲜明、生动有力的文风。四是要站在劳动大众的立场上,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了解大众的生活和语言,要深入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来—番转变。思想感情变了,立足点转移到大众方面来了。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为大众所接受,所喜爱,才能做到文化为大众服务。

(三) 充分发挥群众的文化创造性

无产阶级的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无产阶级要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专门艺术家和人民大众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

毛泽东早就对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充分注意人民大众的普及文艺,他强调:“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演出。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20]并且专门家还应该和普及工作者密切联系,帮助、指导普及工作者并吸收普及工作者由群众中来的营养:“应该和在群众中作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从他们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21]当然,毛泽东也明确肯定了文艺专门家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在1957年就说过:“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在这个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宏大新部队没有造成以前,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不会充分巩固的。”[22]总之,只有把文艺专门家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大众文化。

三、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起到过重要作用,认真梳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群众文化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实现民生幸福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权益,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真正实现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3]毛泽东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就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4]所以“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25]创造出既适应大众需要又能提高大众素质的文化作品。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继承,毛泽东的群众文化权益思想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正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正在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别是人们在从温饱进入到小康社会之后,对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急迫,解决人民大众“文化饥渴”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因为,文化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到民生幸福。正如刘云山强调的:“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27]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明显不足。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当匮乏。这种城乡文化发展的巨大差距, 打破了文化发展的协调和统一,影响了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违背了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大众化的宗旨。所以,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实现民生幸福,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文化的大众化目标,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确立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偏远山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农民基本的文化需要。真正的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一方面体现在文化的普及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对于前者,毛泽东曾强调,必须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28]后者,毛泽东则提出,要创造出反映群众实际生活的、通俗易懂的、采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群众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如,在少数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很高,文化的内容也很高雅,但在广阔的农村还存在着一个文化普及的问题。在那里,中国绝大多数农民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他们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以便提高他们的最基本的文化生活水平,这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所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群众广泛参于的文化,它的整体水平不仅体现在质的高度,而且,体现在量的广度。如果仅在少数地区,仅仅是少数人偶尔搞搞文化活动,那么,即使是技艺出类拔萃,活动惊世骇俗,也不能表明这一地区的群众文化整体水平很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文化的普及程度,也是其整体水平的具体体现。

从文化普及的内容上来看,通俗易懂的、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是群众文化普及的重要内容,虽然在一些人眼里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却在普及的内含中蕴藏着提高的萌芽。正如毛泽东所说:“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鉴于此,我们现在所要进行的群众文化建设,“第一步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29]这也正如列宁所说:“难道当工农大众还缺少黑面包的时候,我们要把精致的甜饼送给少数人吗?......我们必须经常把工人和农民放在眼前。”[30]所以,今天我们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工作者要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投向更广大的农民,多向他们提供“黑面包”(即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而不是“甜饼”(高级文化产品)。要多开展他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亿万农民歌唱、为亿万农民送欢乐。当然,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普及工作是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当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之后,就要用高雅的文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总之,我们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普及文化的建设工作,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进行文化教育,把文化的提高和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正确处理高雅性与通俗性、教育性与娱乐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把文化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对文化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以达到建设和谐文化的目的。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况且“我们建设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31]所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仅靠少数艺术家来完成,还要靠千千万万人民大众共同创造。因为,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战,还必须坚持专门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以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从群众的文化需求层面上来看,一方面欣赏专业文艺作品,但他们更喜欢的是那些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由他们自己创造、以他们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产品。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但能陶冶情操、愉悦心情、丰富生活,而且更富有意义,更有艺术品位和文化品位。因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艺术创造的天才,关心和指导他们的文艺活动,不仅有利于文艺的普及,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群众的文化创作水平,而且群众艺术中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新鲜的表现方式反过来又影响着专业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表现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和专门艺术家一起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总之,发展群众文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必须要坚持毛泽东的文化发展的大众化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既要“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也要“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2]

 

注 

 

[1]《列宁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2]转引自黄曼君:《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1031页。

[4][5][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40、41页。

[7]陈晋 王均《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8][24][25]《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708、708、708页。

[9][10][13][14][16][17][20][21][28][29]《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853、856、853、857、857、816、820、821、816、813-814页。

[11]《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第35页。

[1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0页。

[18][19][15]《毛泽东论文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46、146页。

[2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2页。

[23]转引自: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第6页。

[26][3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6页。

[27]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第6页。

[30]《列宁论文学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5页。

[3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7期第7页。

 

( 电话:15120663711     邮箱: zdy1967@126.com

 



[1] 王昌期:《苏区教育的发展》,载《红色中华》1934.9.29.

 

  • 马院微助理
  • 海师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