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3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研讨会10月2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围绕公共治理与环境保护、舆情与网情应对、NGO与公众参与等专题内容,与会同志进行了热烈讨论。本版今日特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参与中心工作 建立常态机制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董志远
分管宣教工作,感到压力最大的就是如何应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如何在群众聚焦的热点问题上来解决事故。
为强化环境宣教工作,在今年《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这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市委组织部与市环保局共同组织区县有关委办局负责人参加生态文明学习班,并撰写心得体会,汇编成册;市人事局与市环保局共同举办“公务员大讲堂”,参加人员达600余人;为贯彻实施《条例》,举办了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及相关环保责任人培训班,学时不少于24小时,并严格考核,不及格者进入下期继续培训。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对宣教工作高度重视。为强化宣传,在原来宣教中心、宣教处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的基础上,最近从社会上遴选了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一些人充实到宣教队伍之中,并单独设立了宣教处。
新闻发布时间方面。研究表明:遇到环境事件,环保部门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向群众通报事实效果最好。第一时间通常是指事件发生后的4个小时内。这样做并不困难,但是背后有一套程序。如对于比较大的环境突发事件,宣传部门肯定要介入,但介入时间不好把控。宣教部门要进入决策圈,自始至终参与环保中心工作,这样说话才有底气,才能更好地和公众、媒体良性互动。并且,需要形成一套常态工作机制。
丰富宣教形式 加强队伍建设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 夏广勇
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真正融入环保工作之中,让群众真正了解环保。当前环保重点工作比较突出,以辽宁为例,辽河流域污染整治、辽宁的蓝天工程启动都比较早,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当地媒体发布了一系列消息,让群众对环保部门的动作和措施有所了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环境宣传教育如果到位,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可以使环保的一些重点工作、热点工作、难点工作让群众真正了解,从而可以掌握环保工作的主动权。辽宁近几年来发生了几起比较大的事故,特别是水污染事故,但都因为在宣传引导方面处理得比较好,所以没有酿成更大的问题。
环境宣传教育应该多元化。辽宁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做了几方面的探索。其一,成立了一个环境艺术团,吸收了很多志愿者,每逢大的活动或者是重点工作开展,艺术团都出去义务宣传演出。在全运会期间他们也参与了环保宣传演出,效果较好。
其二,积极筹建环保博物馆。现在我们正和省文化厅积极研究,试图将环保的发展史,目前环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哪些问题等,都通过这个环保博物馆展现出来。
另外,环境宣教工作,队伍建设很重要。当然,这也取决于我们的工作进展。如果宣传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能引起领导重视,从而加强宣教队伍建设。辽宁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下一步要认真研究如何真正使环境宣教工作融入环保中心工作,使其更加深入。
打造活动品牌 提升宣教水平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党委副书记 姜南
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其一,微传播对大宣传的挑战。面对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传统的长篇大论、主题活动宣传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快节奏的传播方式。其二,负能量对正能量的挑战。公众对政府习惯性质疑现象在当前网络非常突出,认为凡是官方发布的就一定有问题,负面舆论潮淹没了正面宣传的声音。其三,负面舆情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环境事件频发,加上引导不力使官方发言难以取信于民。其四,公众环境意识提升对宣传理念的挑战。当前,以唤醒公众环境意识为目标的宣传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对环境宣教的目标、理念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并将之纳入环保工作主战场。
要打造环境宣教升级版,首先要进行阵地升级。既要巩固传统宣传阵地,又要迅速、有效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特别是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专家型环保意见领袖。其次,质量要升级。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对外宣传,出精品、出典型。再次,理念要升级。不能自娱自乐,要不断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打造公众参与活动品牌,让更多有识之士加入环境宣教志愿者队伍。
为此,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宣教工作组织领导,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其一,各级环保部门领导要自觉树立环境宣教意识,将业务工作与宣教工作一起研究、部署、实施。最近《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的发布就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意识。其二,要谋划构建新时期环境宣教目标体系。以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论述为指导,将环境宣教的重点转移到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上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格局。其三,要加强队伍与能力建设。在人力、财力上予以必要支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环境宣教骨干队伍。此外,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是提升政府形象、揭穿网络谣言、有效应对负面舆情的关键。因此,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立足宏观层面 推动工作升级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柏仇勇
打造宣教工作升级版,要站在宏观战略层面思考,在宏观层面进行突破。
一要充分发挥宣教中心、宣教处室的动员、组织和协调作用。不要把宣教定位于边缘或保障部门,宣教应该是业务部门,在环保主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
二要积极发挥宣教工作的引领、主导和推动作用。要树立正确舆论导向,扩大新闻传播影响力。重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搭建与媒体的良好沟通桥梁。第一时间通过主流媒体发布准确信息,主动设置议题,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撰写文章,接受访谈,引导舆论。要与媒体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建立定期新闻通报制度,给媒体提供足够的新闻养料。充分利用新闻发言人平台,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完善环境舆情体系建设,及时收集、分析和研判环境舆情,防患于未然。
三要开展全民环境宣教活动,构建良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打造升级版的环境宣教工作,要实现从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到全社会的转变。要增强环境宣教工作的指向性。同时,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引导、规范公众参与,培育社会组织、中介组织承担部分社会职能,整合各界力量共同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壮大而努力。
四要不断学习总结探索环境宣教的经验和规律。环境宣教工作会遇到各种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只有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才能及时化解。
另外,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环境宣教的当务之急。目前政府环境宣教力量非常薄弱,对环境宣教的规划、指导、管理和支持严重不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重滞后。
同时,要巩固扩大宣传阵地,强化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新闻、文化等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作用,将环境宣教由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
突出宣传重点 创新工作思路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巡视员 游爱宁
就湖北而言,当前环境宣教工作进行了几方面的努力。一是突出重点,加大环保中心工作宣传力度,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局。积极宣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环境经济政策和环保新路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敢于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揭露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和有违科学发展的问题。提高新闻报道的策划水平,做好主流媒体的新闻发布,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做好专题采访策划工作,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及地方媒体进行专题宣传。
二是加强指导,规范媒体环境宣传报道口径。尊重新闻特点,研究新闻规律,加强策划与引导,丰富宣传形式与手段,促进环境新闻由简单曝光模式向深层次报道和舆论监督与引导并重转变。
三是创新思路,拓展环境宣教平台。积极打造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各级绿色学校及绿色社区等特色品牌;继续推进青少年环境渗透教育,支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面向领导干部的环保教育培训,推进环保课程进党校等。
四是拓展渠道,加大环保宣教公众参与力度。不断壮大环境宣教的群众队伍、专家队伍,推动形成立体、全方位、多层面覆盖的环境宣教体系;积极推进农村环保明白人示范工程;建设全民教育示范工程,探索环境友好型社区、学校等创建,不断探索有效开展工作的新途径。
此外,近几年来,湖北省环保宣教体制机制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仍较为薄弱,今后将进一步健全环保宣教机构,增强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如要求全省地市环保部门设置规范化的宣教中心,县级环保部门设置承担环境宣教职能的行政机构,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等。同时,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重视发挥环保NGO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总之,针对目前的形势,今后环境宣传应注重四“要”:宣传量要大,通过海量宣传消除负面信息;方式要多,传统现代相结合;应对要快,抢在前面;持续时间要长,巩固宣传效果。
发挥三大作用 加强公众参与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黄文沐
在宣教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3个“性”:一是及时性,二是主动性,三是引导性。
我认为环保工作有三大作用:一是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环境公共产品;二是通过监督规划等实施,来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竞争力;三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就是通过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广东省环保工作现在的一个重点,就是公共参与。我们在公众参与方面建立了一些制度,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东省环保系统开展了863计划——8项改革措施,6个环保行动计划,三大窗口建设。三大窗口就是公共产品窗口、便民窗口、网上信访窗口。公共产品窗口就是跟公众互动,提高公众的意识。同时,建立定期新闻通报制度、NGO联系制度、开通政务微博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已经形成了常态工作机制。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领导。在这方面,我认为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仍然重视不够。环保工作要不断深层次推进,宣教就是一个重要的轮子。
目前环境宣教工作有三大问题:一是机制不健全,二是阵地太缺乏,一是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到现在为止,对于环境宣教工作来说,实质上并没有考核措施。同时,宣教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动不足。在能力建设方面,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的环境宣教能力建设不足。希望能够推动解决这些问题。
注重互动沟通 创新宣教手段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钟勤建
就建立与公众、媒体良性互动的常态机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首先,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互动。通过情况通报会、宣传工作研讨会等方式,建立常态沟通机制;通过开展针对媒体记者的环保培训,帮助广大媒体厘清环保部门责任。其次,深化与环保NGO的协调与合作。建立专人联系制度,有效组织境内的环保NGO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再次,提高环保干部媒体素养。在系统内大规模开展新闻应急培训,重点培训领导干部和一线工作人员。开展新闻发言人和应急专家培训。此外,建立环境舆情综合处理信息平台。整合信访、舆情和政务微博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定期舆情简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报道。
四川省在环保系统内部机制建设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实践。一是持续开展对各市(州)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估。将各市(州)分管宣教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对其工作打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这对地方环保局形成了一定压力,效果不错。
二是建立了立体环境宣教体系。首先,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开展重点市(州)、川滇黔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如在研讨机动车限行、区域黄标车淘汰等问题时就进行了区域联动宣传;其次,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及其专委会的监督作用;再次,统筹设计省、市、县三级环境宣教年度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地方党委中心组和党校主体班的环保专题培训等。
三是创新环保宣教手段。其一,在中心城市开设环保知识大讲堂;其二,推动宣教工作融入环保工作主战场,参与环保创建、环保考核评价等工作;其三,整合资源,广泛联合工会、妇联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形成政府部门环保宣教统一战线。
四是扎实推进环保宣教能力标准化建设,重点解决市(州)能力不足的问题。
做好组织保障 抓好能力建设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丹巴曲桑
由于西藏环保工作尤其是宣教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底子弱,目前宣教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全民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环境宣教大格局尚未形成,环境宣教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一是环境宣教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西藏环境保护厅宣教中心编制少,而真正懂得宣教业务的也就一两个人,资金严重不足,希望给予更大支持。而地县级环保部门没有专门的环保宣教机构,宣教工作人员少且为兼职和非专业出身,在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
二是环境宣教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全区环境宣教经费不足,装备较差,手段缺乏,易使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三是环境宣教工作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全区尚无系统的、规范化的环境宣教计划,只是常规性工作,没有突出抓手。此外,由于特殊区位,西藏需要经常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西藏的环境问题,污蔑我国政府破坏西藏环境”等重大问题,急需开展具有影响力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环保宣传、绿色创建等工作。
要全面加强西藏环境宣教工作,首先要抓好能力建设与组织保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环境宣教工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二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宣教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绩效评估、考核和奖惩机制;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四要加强理论研究。
强化舆论引导 健全联动机制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李孝廉
环境宣教要在推动和促进决策层科学决策、协调社会各阶层、争取更多公众支持、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畅通渠道、营造氛围等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继续加大决策层环境教育。环保事业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推动,依靠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推动。而环境宣教在争取领导重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后,环保部门要继续通过省委党校后备干部班、省行政学院优秀处级干部班等平台,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形势教育、环境保护政策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
二是全方位加强环境新闻舆论引导。利用报纸、微博等传播平台,掌握新闻发布的主动权,定期向社会和公众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及环保重点工作进展。对环境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准确发布,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主动设置议题,说明真相。要探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配合的新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等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宣教活动,建立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联合举办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机制。
四是大力发展和打造环境文化精品。用先进的环境文化感召人、激励人,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的环保宣传作品。
五是建立不同层面的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理论建设工程,通过加强调研,积极探索新时期环境宣教工作基本规律,深入研究环境宣传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内容。
六是积极探索环境宣教社会化路径。加大出租车、高速公路、县城出入口等环保公益宣传标语的宣传。
七是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环境公众参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工作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八是不断创新,推进环境保护大宣传格局的形成。一是科学建立综合指标,定期开展全民环境意识调查。二是加快环境教育立法。
开展主题活动 发展文化产业
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孙玉龙
当前,环境保护已被党中央、国务院摆到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而环境宣传教育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各项宣教措施,全面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一是深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各项环保主题活动是环境宣教的重要载体,从实际情况看,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宣传效果持续性不够、宣传效果有限的问题。对此,应加大环保主题活动的开展,除世界环境日外,建议鼓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织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分季度开展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深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二是深化新闻舆论导向作用。要进一步深化宣教工作在舆论导向方面的作用,建议建立环保部门与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媒体间的联动长效机制,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以发挥各方面力量,营造良好的环保工作舆论氛围。
三是深化全民宣传教育行动。进一步加强与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政府部门、城市社区和农村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推广不同领域的绿色试点,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确定下来。制定中长期行动规划,用10年~20年的时间,使全民环境意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是深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建议进一步研究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的措施或方案,从政策和制度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加大对环保志愿者的组织、引导和培训力度,充分调动环保志愿者的热情,发挥其在不同领域的示范作用。
五是推进环境文化产业发展。建议尽快启动环境文化产业发展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环境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相关产业的培育和投入,为创建民族环境文化打下基础。
本版发言由本报记者 姚伊乐整理,均有删节,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