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道德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社会规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增强道德修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需要我们从从人的需求角度分析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目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明确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任务;从社会、职场、学校、家庭四大维度系统发力,坚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协调;实现网上网下无缝对接,拓展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场域。
关键词
【】道德修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系统
[
本文系2016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道德治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HNSK(YB)16-69)研究成果之一。
道德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社会规制。道德是个人的事,更与社会其他成员息息相关。因为道德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显著标志之一。道德修养教育就是要通过风俗传承、习惯培养、舆论影响等手段,引导社会成员遵循道德传统,激发社会成员践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不断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治理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大背景下,在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之下[1],怎样发挥道德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的作用,增强全社会道德修养素质,增强道德修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需要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从人的需求角度分析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目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这个根本支撑点或者说是根本条件,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而道德修养的整体提升就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修养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社会实践,其基本目标和价值诉求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尊崇道德楷模、践行道德规范的良好氛围。换言之,道德修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道德修养教育涉及的所有相关工作,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我们应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与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目的动态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其现实性上,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是由一定的动机或潜意识支配的,这种动机或潜意识往往是由自己特定的需要,换言之,现实的人总是有一定欲望需要被满足。因此,对于社会中的特定群体,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把握其心理需求、思想形式、道德行为规律,才能不断增强道德修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卓有成效地开展道德修养教育工作。
需求是人对物质、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反映,是对需求对象的明确指向,并以主观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人的需求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大类:自然需求、社会需求、精神需求。一般来讲,人的需要、动机、目的、潜意识是行为的内在根据,行为是动机、需要、目的、潜意识的外在表现。人的需求虽然以其自然生理需要为基础,但主要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是“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此外,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现实在道德领域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P270)因此,不同的群体社会需求有所差异,道德要求也应该差异化。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修养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其中之一就是针对人民群众、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比如对群众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引导大家遵守具有中国特色、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而对党员,应该有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对于领导干部,还应该有公务员道德教育、廉洁从政道德教育等。其要求也应比一般群众要高。现实中,要增强道德修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教育对象选择上,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不同时期的实际,明确区分应当提倡的、必须做到的、允许存在的和坚决反对的,通过对特定群体和道德修养教育特定对象的学习、工作、交往等多种行为的观察和分桥,深入把握其内心世界,思想动态,从而因人施教;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充分考虑被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条件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切忌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千面一孔,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
此外,人的需求是在实践中产生,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马斯洛曾经科学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有了需求满足的经验,人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有更深刻的认识,就会产生出新的需求,就会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实践。在道德修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坚守正确的合理的思想动机,引导大家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等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用社会推崇的方式谋求自己的幸福和美好生活,同时不损坏社会其他成员的合法权益,还能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共同促进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良性发展。
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明确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任务
良好的道德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道德修养教育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
其一,普及道德知识。“知”是对内涵、意义的正确理解。普及宣传道德知识,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道德原则、准则和规范,知道怎样做才能符合道德的要求,知道哪些是不符合道德要求,从而增强履行道德的自觉性。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刻,就越是有助于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营养,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对于我们加强道德修养很有帮助。
其二,培养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上现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现象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比如说,有的人认为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有的人就感觉到处都是坏人。这也说明了,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并不一定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没有炽热的道德情感,也就不会有对善的热烈追求。只有让被教育者亲受感染,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逐渐帮助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情感。
其三,坚定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的强弱表现为社会成员在道德行为中坚持或放弃道德原则的精神状态。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联系密切,体现在道德行为之中,是支配和调节道德行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其四,树立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社会成员对某种道德规范的认同。有了道德信念,一个人就能在复杂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辨明是非,作出合理的行为。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强大动力。
其五,弘扬道德习惯。人们的行动是具体的、外在的。只具有道德品质的愿望和动机,不代表已经实际具有了道德品质。更关键的是道德规范内化问题。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必须经过认识——行为的多次反复和艰苦努力才能奏效。增强道德修养教育实效性,必须把它与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引导结合起来。
其六,强化道德约束。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现象频发,道德败坏者却不一定会及时得到惩戒。我们在以往的道德修养教育中,往往缺乏约束机制,使得相关教育工作软弱无力。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落实,或者当这样的要求受到破坏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有效的道德惩戒体制,带来了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修养教育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基础,防止市场交易原则的泛化,突出协调经济主体的利益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致。要使公民能够明是非、辨善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实践敢于和失德现象作斗争,真正发挥道德约束的惩恶扬善功能。
三、
从参与主体上看,道德修养教育由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体共同参与、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增强道德修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要继续从社会、职场、学校、家庭四大维度系统发力,坚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协调。
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则。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和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功能。宪法要求,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教育的重点是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
职业道德是适合各种职业的特殊业务要求而产生的道德要求,是约束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道德品质等,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职业道德是职业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因行业不同,在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具体职业道德的标准是多元化的,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大多没有强硬的约束力,主要依靠职业人的自律来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引导人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标志,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家庭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儿童才能健康成长。在这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的重要基地,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主战场。以德育人是学校必须掌握的主题。学校的道德修养教育一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生动活泼、入情入理的形式和内容,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是每个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社会道德教育工作应该由多部门协同推进,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应该带头参与。当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必须协调一致、前后贯通,不能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能让人感觉到:老师讲的和父母说的不一样;父母说的与社会宣传的又不一样。要构建协调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道德修养教育网络,进而构建统一的普遍的教育尺度和道德评价标准。
总之,道德修养教育的经验证明,道德修养教育呈现出内化和外化相互联系、互相强化的规律。内化是主体对道德规范正确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外化是在内化基础上,主体自觉按照道德规范要求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和提升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认同。
四、实现网上网下无缝对接,拓展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场域
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势不可挡,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的基本方式。我们要紧紧抓住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这个阵地,实现网上网下无缝对接,拓展道德修养教育的系统场域,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道德修养教育工作。
在网上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可以增加道德修养教育工作的信息量、增加教育的主动性及时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光靠网上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
网络世界作为一个虚拟社会,是相对于现实社会即真实社会而存在的。这决定了网上道德修养教育工作与网下道德修养教育工作是紧密相联的。
我们这个现实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的经济成分、经济利益、教育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到利益问题上,表现为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阶层处于深刻的分化和重组。这种分化与重组又必然滋生出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由于这些思潮一时还不可能完全被主流意识形态合理吸纳和有效整合,必然要寻找和借助于某种渠道表达出来、反映出来,而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正好为其提供了契机。于是网上信息就呈现了庞杂多样、良莠不齐的特点。因此,做好网下的,也即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修养教育工作,就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值得深思的是,不少人在网上和网下,或者说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角色表现出很大的反差。在网下很内向、很谨慎的人在网上可能会显得很外向、很恣意。这与现实生活过于压抑有很大关系。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特征恰恰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发泄渠道,这也许有助于排解社会的紧张状态,消减可能发生的现实危害。但同时,也说明我们在网下的道德修养教育工作,本来就有欠缺之处,导致相当一部人才需要网上的放纵来达到心理的舒缓和平衡。因此,要净化网上信息,引导网上行为,有赖于网下的有效工作。网上和网下的角色反差现象启示我们,道德修养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和运用好疏导的方针,而不能一昧地堵压;一定要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和引导多样化,因为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只有在社会舆论和群众声音的交响乐中才有意义。
网络时代的道德修养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教育人们分清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不同,引导人们认识社会,帮助使人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感受现实世界中的真善美,积极地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积极地创造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要大力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和体验自己的社会价值。
只有实现网上与网上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融道德修养教育工作于网络教育之中,才能增强感召力和渗透力。网上与网下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在网上及时发现集中的道德问题,在网下集中解决和整治,实现网下引导、网上自觉规范的结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我们加强对当前社会道德领域问题的治理,需要我们更加注意道德修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突出道德力量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提出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重要命题。在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这是总书记对当下中国道德问题忧思而提出的深刻洞见,也是进一步增强道德修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治理道德问题的重要指导。对当前社会道德治理和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增强信心,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P10),恩格斯也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4](P477) 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道德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秋石.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 (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陈连珠,女,广东湛江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联系电话: